空中崇拜

本节目是由台北信友堂提供的主日崇拜现场实况录音,由良友电台剪接制作,让未能亲身参与主日崇拜的弟兄姊妹,有如置身在教堂内参加敬拜。
欢迎透过广播、网络,同心聚集敬拜神、聆听诗班的献诗和主仆人的讲道。 

电邮:chongbai@liangyou.net

短信:13229966122 (注明:崇拜)

空中崇拜 - 20251005

00:00/00:00
  • 神国的在乎(罗马书14:15-19)

    空中崇拜-20251005

罗马书14:15-19 你若因食物叫弟兄忧愁,就不是按着爱人的道理行。基督已经替他死,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败坏。不可叫你的善被人毁谤;因为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在这几样上服事基督的,就为神所喜悦,又为人所称许。所以,我们务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建立德行的事。

我想我们在教会如果你信主有一段时间,教会生活是一个你很向往的、很期待的、很美好的经历吗?我想我问这个问题有点多余,但我也知道很多时候一些基督徒会有些挣扎。随着信主年日的长短,可能你对教会生活的经历也会有不同的体验、起伏。在大都会底下的教会这种经历可能更加的深刻,因为我们面对的不仅仅只是教会四个墙壁里边的生活、生态。我们面对的是一天到晚这个世界四面八方给我们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各种各样的教导、各种各样的讯息。它会影响我们怎么样去评断、评估我们的体验。所以非常的复杂,很多人这样形容在都会底下的教会,跟在相对比较偏远地方的教会的生态会很不一样,弟兄姊妹们对于教会生活的体验也会很不同。

我们过去这些年曾经就谈到了,很多时候在都会底下的教会就会弟兄姊妹用消费的心理来看待教会的各样聚会,来看待他对一个教会的委身;参与的程度。就是这个教会如果有好的表现,有不错的节目,有高品质的聚会、气氛,我就愿意更多的来。但相对如果这个教会在各方面如果都有哪些的欠缺,我就可以攀比一下,决定我是否继续在这里。

我讲这个只是在试着描述一下;在教会底下弟兄姊妹的互动生活,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跟困难。今天我们要读的经文,教会弟兄姊妹面对到一个很大的困难,这个困难其实今天我们也会面对,其实很可能我们面对时候的那个导因,那个的事件并不会那样的直接,那样的完全一样。我们今天读到罗马书第14章,他是保罗从11章结束了以后,前面的洋洋洒洒的讨论了整个救恩;上帝伟大的救恩,用一个颂赞;赞美诗结束了之后跨进12章,来到了整个信仰如何落实在弟兄姐妹当中。当信仰落实的时候,他表达的意义;展现在我们的生活、展现在服事、展现在信仰的群体、展现在我们跟这个社会要怎么样的互动,方方面面。所以12、13章是保罗基于前面11章的救恩的丰富;所带出来的基督徒生命的应用,你可以说它是一个伦理性的陈述。

你会发现他的话集中但是内容很丰富。但是到了第14章,就是今天我们进入到的经文;从14:1,一直进到15:8以后,篇幅不小,但其实保罗心中是挂念一件事情,所以保罗用了很长;比较集中的篇幅在谈一件事。原来罗马的教会里边有两种的人很大的张力。就张力来自于两件事情,一个是吃。一个是天;日子。我们刚才选读的经文是在14章的后面的那一段,但我想我今天就直接从第1节邀请大家,我们稍微来梳理一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各位第1节这边保罗开宗明义就说;“信心软弱的,你们要接纳,但不要辩论所疑惑的事。”和合本的修订版是这样说的;“信心软弱的,你们要接纳,不同的意见,不要争论。”这个很自然啊,不要以为教会内总会是一致的意见,不可能吧?有人的地方大概就会有意见,有多人的地方就会有多意见。

所以这里发生的问题,这个意见;有不同的意见,什么不同的意见呢?“吃”因为第2节说;“有人信百物都可吃;但那软弱的,只吃蔬菜。”原来吃素是被称为软弱啊,我们在座中间有软弱人吗?我知道有些长辈,有些弟兄姊妹,年轻人现在吃素是一种文化。当然端看你的理念是怎么样建构起来的,有人这样说,其实从吃素文化背后里面可以窥见一些的信仰的信念在里面,那个信念深入到一个地步像信仰一般,而我不排斥。我知道这个是一种的论点,是一种的实践,很多人这样来实践。而初代教会里面就是为了这个东西,他们结果就有两班的人,在这里闹的鸡犬不宁的,张力非常的大。

那除了吃之外,因为第5节那边有提到;“有人看这日比那日强;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样。只是各人心里要意见坚定。”所以这边有另外一个的纠结是:日子。那请问大家;在保罗的表达的里面,那个吃素的;吃蔬菜的是软弱的。那个日子;怎么样的人被称为是软弱的呢?你觉得呢?“日子”的意思就是有一班的人,他们很看重要守一些的节日,他们认为那个节日是重要的。但有另外一班的人认为说没差,每一天都是好的,并不需要有怎么样特别的规范。所以显然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有一组的人他们为了吃这件事情,他们可能有很多的禁忌。他们为了日子,他们也觉得日子是有区别的,是要守一些所谓好的日子。那另外一般人认为说吃不用什么禁忌,日子大概也不用做什么区分。

如果用我们最白的话来讲,就是这一边厢的人比较严谨,这一边厢的人比较自由,这样可以理解。因为连经文本身都让我们看到一件事情,第13节、第20节这两节经文会给我们一些的tips;一些的提示。第14节那边讲到;“我凭着主耶稣确知深信,凡物本来没有不洁净的,除非人以为不洁净的,在他就不洁净了。”第20节;“不可因食物毁坏上帝的工作。一切都是洁净的,但有人因食物使人跌倒,这在他就是恶了。”我读的是合本修订版。这边洁净跟不洁净的概念出现了,很关键的表达。好,请问到底在罗马教会发生了什么事?这两组的人为了“日子”跟为了“吃”吵架。他们这两组人到底是谁?那我想我需要做一点点的背景说明一下。各位要来这被看为软弱的人,他肯定不是自己称自己软弱,他是被对方看为他软弱;信心软弱的。

这被对方看为信心软弱的人,他们是犹太基督徒。是犹太人信了耶稣,是犹太教背景的人,信的耶稣的这一班犹太基督徒。所以这些人很在意什么呢?因为他们从犹太教信仰过渡到福音信仰里边,他们仍然念念不忘在犹太信仰中间,在摩西五经;在Torah律法书里边的“吃”的禁忌。我们知道在旧约里边对于洁净、不洁净的食物,是旧约上帝透过摩西所颁布下来的律法。日子也一样,我们都知道在旧约里边,从摩西五经就可以看得到,守节这件事情对于日子、对于安息日、对于赎罪日等等这些是很看重的。每一个节日象征着他们跟上帝关系的一种表现方式,他们需要通过守这些的节日,来表达他们对上帝的信仰与虔诚。所以从犹太信仰要过渡到福音信仰的时候,他们仍然很在意“吃”;很在意“日子”。

那个不那么在意吃;不在意日子的我们称他们是非犹太的基督徒,他们很可能是罗马人,可能是希腊人信了耶稣,他们没有旧约的背景,他们并没有犹太教过去那些的实践生活的习惯。他们在福音的底下,他们有他们的认知。所以两组的人彼此对对方都有意见,什么意见呢?经文告诉我们;一方就是那个自认自己有信心的,日子都一样,食物都洁净,不要那么拘束,自认自己有信心的,不要什么一天到晚这个可以那个不可以吃,这个不敢吃;那个敢吃,No No No。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一切都是由祂而来,都是洁净的。这些就轻看那些不吃的,所以经文里面告诉我们说;他们“吃的人不可轻看不吃的人”,第3节;“不吃的人也不可论断吃的人,”

所以两个关键的动词一个叫“轻看”,一个叫“论断”。论断你可以把他理解成审判,我的意思就是犹太人被认为他们是信心软弱的,他才不认为他信心软弱呢!他反而认为他才是那个真正守住上帝道的刚强者。而且他会站在这样的姿态底下,反过来批评、论断说你们不合上帝,你们得罪神,就论断他、批判他:你们是神不接纳的等等之类。但是对方呢,反过来是轻看他。各位,我们将心比心,如果你在教会当中,你跟弟兄姊妹的相处,你要不是轻看人,你要不是就是论断人,你要不是被人轻看,要不是就被人论断,你想这样的教会生活好吗?你喜欢吗?各位这个问题很严峻;它不是一个单个事件。

好,我要把镜头拉大,然后待会我们就赶快回来。各位,原来在初代教会里面;这一直都是他们的很重、要很根基性的问题。如果你还有印象的话,在使徒行传第15章那边记载,当时的教会开了一个大会,那个大会上面在处理什么问题呢?因为有越来越多的非犹太人他们信了耶稣,我们知道福音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尼利人?没错,是犹太人,保罗也是犹太人,他们传福音,保罗是外邦的使徒,他很清晰的异象要把福音带到外邦人当中去,结果感谢上帝,上帝的作为太奇妙,很多的外邦人信主,而且人数甚至还比犹太人更多。所以当时的这些犹太基督徒,他们是上帝的选民,他们知道耶稣基督来是成就旧约;上帝对救恩的完满应许,藉由耶稣基督弥赛亚的到来呈现。很棒,很好!

那现在非犹太人信了耶稣,在他们的思想里面,你们信耶稣应该要信的跟我的样子一样。那我是怎么样子呢?这些犹太人他们仍然有着他们过去犹太信仰的……他们不会因为信了耶稣基督完全跟犹太教脱节,不至于。各位,这是一个过程。这是一个大哉问,问题是在初代教会的时候,当福音萌芽,教会草创时期的整个过程中,到底当时的犹太信仰是如何过渡到福音信仰的,这中间里面有非常细腻的部分。但我今天只想把焦点放进来,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这种情境中,这些犹太基督徒,刚才我说使徒行传第15章;他们想到的是我们犹太男丁都继续是有割礼的,然后我们信了耶稣,他不会因为信耶稣,他就把割礼排除掉,他们继续还是……,割礼已经成为他们世纪以来的民族印记,这是他们身为犹太族裔的一个记号,很本能的一个记号。

原本这没什么事,但是当这些犹太基督徒把这件事情无限上纲,认为说你们非犹太人信了耶稣。是的,神的救恩临到你,不过,如果要神的救恩更完整的临到你,问题来了,“更完整的临到你”你要割礼。噢,这个就不行了,这就触到了保罗的底线了。保罗跟当时的使徒们就起来发现;这不行啊,这就是等于在上帝白白的救恩之外要加上人的行为,要把人的merits,人的作为、人的功劳放进去了,好像耶稣的救恩救你;救的太够一样。所以使徒行传15章开耶路撒冷大会;要辩论这个事。

好,这个事在辩论的过程中间,他们就有结论了,不用,外邦基督徒你们信耶稣不用受割礼,救恩一样临到你们。但是呢……在那个会议上有一个结论,那怎么样帮助这些外邦的基督徒他们信主之后,怎么样让他们能够跟犹太人融合得好,上面就说了,雅各当时说:所以据我的意见,不可为难归服神的外邦人。不要为难他们,不能够要他们把我们犹太人一直以来守的律法强加在他们的身上。只要写信吩咐他们这些外邦基督徒禁戒偶像的污秽和奸淫(徒15:19-20)。这个有道理的,他这个禁戒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些希腊或者罗马背景的基督徒,他们过去的生活的习惯,他们的方式,他们的文化里边很多这些偶像崇拜;甚至是污秽、行淫的这种部分是蛮多的。所以要请他们注意他们信主以后的这方面的改变。并且后面加了一句,“勒死的牲畜和血”就这几样请他们注意。

各位,“勒死的牲畜和血”讲的其实就跟吃有关系,而且跟吃的方式:勒死的牲畜,请他们不要做这个事情,因为这个事情是犹太人很在意的事。各位,你看“吃”的问题一直是初代教会的问题,不止是在使徒行传,不只是在保罗书信里面,如果你还可以回忆一下,在福音书当中,你知道耶稣常常被人家诟病就是跟吃有关的。祂不但在吃方面被人家诟病,他连跟谁吃饭都变成诟病这样。所以吃是一个很生活中心的活动、那个现象,在这边出问题一定所有东西都出问题。所以初代教会为了这个事情,他们之间张力处处,一边的人轻看一边的人,一边的人审判、论断一边的人,包含跟日子的理解。各位,我想我的描述大概先是这样,不能够太仔细,但我要说的就是,强调的就是,这是一个很根基性的;撼动教会基础的问题。耶稣基督的救恩到来要使人归正,能够被救赎,生命可以因信称义被改变,我们成为神的子民一同敬拜神,这一群人居然可以为了一些事情造成分裂。

好,我把焦点放回来。今天罗马书14章,请留意保罗这里并没有像在耶路撒冷教会的讨论一般,指出那个严重的错误的问题,是什么意思呢?保罗只是劝这个自认刚强的外邦基督徒,请你不要轻看犹太基督徒,他们如果很在意食物,他们还是希望能够一定程度上面不要违反旧约律法,里面对于洁净与不洁净食物的规定的话,请你们不要轻看他。注意保罗是讲这样的话,保罗并没有说他们错!所以这里不是信仰根基对错的问题。反过来也一样,他劝犹太人的基督徒,你不要去审判这个外邦的基督徒,他们如果对于食物比较不在意那个禁忌,由他,他没错。甚至某种角度来讲,刚才我读的下面这段经文,保罗好像还是更多的靠拢向外邦基督徒的观点,保罗也认为凡物都是洁净的。但是,保罗即便是这样讲,他并没有说那一端的犹太基督食物上有禁忌是错误的事情。

各位,你就可以看到这里,到底他们在争论的事是什么事情呢?而且他们为什么事情争论到了一个地步,他们最严重的不是他们之中要关心的事,而是他们在关心之余所带出来的破坏性。请看在14:4,保罗很严肃的说:“你是谁(他带出责备),(你)竟论断别人的仆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为主能使他站住。”保罗说你是谁,各位你猜保罗这时候跟谁讲话?他在责怪、责备这些人,“你论断别人”各位论断人的是谁?是那个被看为信心软弱的犹太基督徒。他就认为你们外邦基督徒,你们并没有遵守上帝的话,就论断他们,你们不合神的心意,甚至你们在信仰当中你们信偏了,你们并没有顺服神等等之类的。

保罗责备他们,你发现保罗的责备很有意思,从第4节开始,你的圣经如果看从第4节一直到第11节,这里不断的出现“主”这个字;“他有他的主人”,你看到第6节我们所熟悉的;“守日的人是为主守的。吃的人是为主吃的,因他感谢神;不吃的人是为主不吃的,也感谢神。”主不断的出现,一直到第8-9节,我们很熟悉的罗马书这段经文;“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因此,基督死了,又活了,为要作死人并活人的主。”这个主一直不断的出现。所以各位在这里保罗你发现他并没有特别要去做一个judgment,很清楚的:你对、你错。双方其实基本上都OK的,他们为了一些看来并不那么根基性的东西闹得面红耳赤,面红耳赤还好一点,他们闹得可能互不相往来,甚至来指责对方,甚至在当中产生嫌隙。才会带出保罗要用这么长的篇幅去讲论这个话题。

所以保罗在这边讲到“你是谁”的时候,他针对的对象是那个犹太基督徒,但是他不只是针对这一方啊,请看下面,到第13节的时候,13-14节;“所以,我们不可再彼此论断,宁可定意谁也不给弟兄放下绊脚跌人之物。我凭着主耶稣确知深信,凡物本来没有不洁净的;(你看他是支持那个刚刚讲的基督徒的啊!)惟独人以为不洁净的,在他就不洁净了。”但是他下面怎么讲呢?他现在转过头来,他针对外邦基督徒讲话了,“你若……”第15节;“你若因食物叫弟兄忧愁,就不是按着爱人的道理行。基督已经替他死,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败坏。”他现在话锋转过来,你有这样的信心,你自认的信心。你有这样的一个信仰的认知,万物是上帝造的,所以因此你放心,你有自由想吃就吃。

好,这是你的自由,但是抱歉,请善用你的自由。我再把它浓缩一下。犹太基督徒在意什么?他在意“禁忌”。外邦基督徒在意什么?他在意“自由”,两边的在意是兜不起来的。我在意的事情有这个不可、那个不可,你在意的事情是样样都可,你看不是就直接撞上了嘛!所以他们两边都很在意他们所在意的。当他们这样在意僵持不下的时候,经文就出现到我们今天的讲题:《神国的在意》神国到底在在乎什么?我再说;我们在这里并没有要浅浅的,甚至也没有要刻意的、要鼓吹旧约律法都不用守,我们不是废律主义者,废弃的“废”,律法的“律”。基督徒不是废律主义者。耶稣基督自己也来,祂并没有要废掉旧约的律法但是耶稣基督来做什么事情呢?也是这段经文所说的,刚才也是保罗责备这个外邦基督徒所说的;“如果你用你的自由,你这个就不是按着爱人的道理。”耶稣基督来,保罗说了爱成全律法。

你知道我们每一个信仰生命的成长,哪怕你是什么背景的。你以前是佛教徒,你以前是信徒,教徒,你以前是民间拜拜。我们任何人都有我们的背景,也许你可能是个无神论者。你觉得你出身非常优渥,你很好的大学教育,你信耶稣我们每个人都会把过去的东西积累,带进我们的福音信仰的里面,这整个过程中间是需要时间,我们要被更新的。我们知道我们是罪人,耶稣基督是我生命的主人,但是在信主以后,我们生命的成长过程中间;是需要不断被调整、不断被调整的。在这个调整过程中间你发现我作为华人,我的华人文化习性、习惯还会在。只是要怎么样把我们这些东西调整起来,对向真理,哪些我们会更直接跟真理冲撞的,我们需要撇弃,哪些可能无伤大雅的,他只不过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部分,像早年西方宣教士到中国传福音的时候,中国人信了耶稣基督之后,他不需要强迫中国人请你把筷子丢掉,拿我西方人的叉。

所以这些的事情是很复杂,但是很真实。福音的宝贵之处就是它不避重就轻,他让我们在福音的精髓中间,面对生活、生命的每一个文化的体现,也是在这种体现当中,我们学习怎么样彼此相爱、彼此接纳。所以在这段经文又呈现的就是这样的道理。你们到底在意什么事情呢?你懂你在在意什么吗?你知道你的在意是应该在意的吗?还是你搞不清楚,一天到晚你在意一个根本不需要在意的事情。亲爱的弟兄姊妹,这个事情不但是圣经这样说,回到你跟我今天的日常也都一样,如果你跟我不知道我们自己是谁,你知道你到底要在意什么吗?一个创业的人很在意他的收益,一个医生很在意他的医术,一个学生很在意他的成绩,没错,你是谁往往会决定你在意什么。所以弟兄姊妹,我们知道我们是谁吗?我们的身份太复杂了,光是拿名片出来就很多张。所以难怪我们搞不清楚我们在意什么!我们此一时在意这个,彼一时在意那个。到头来你发现很多基督徒,我该在意什么事情,结果不是我们对我们自己到底是谁的认知来发现我们在意什么,我们被这个世界诱导了、误导了,我们在这个杂乱的、喧嚣的声音中间,搞不清楚我们到底在在意什么?然后我们还往往为我们所在意的振振有词。

神国在意什么?罗马书里面保罗是第一次用“神国”这个字,但不好意思也是最后一次。虽然只用一次不表示它不重要,保罗在其他书信也有用,但他不像福音书用了这么多。神国基本上来讲,就是前面1到11章,在救恩里边每一个信靠耶稣基督的人,我们都是在神国的里头。歌罗西书1:13保罗讲过;“我们是被救赎的爱子的国度里面”。回到福音书,回到马太福音,我们到神国,天国的宪章:马太福音的登山宝训,在耶稣基督里面的人,我们是活在主的道的里边。什么是主的道?主的道是活的,耶稣基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我们要跟着祂走,不跟着他我们不能到父那里去,所以神国;神国是上帝心意统治的一个范围。今天你跟我每一个人,我们都被神的话来统治我们。我们是一个肉眼上,也是在外观上看不见的国度。虽然像我本身现在还是马来西亚籍。感谢主,我有台湾永久居留,这是我们外在的。

但是每一个神的儿女,我们是在神看不见的国的里面,那个国是什么意思?那个国是上帝的统治,那个国是上帝心意展现的地方,那个国是一个标准,那个国是你跟我的身份;像彼得前书2:9讲;每一个神的儿女,我们都是在神国里面,这是我们的最基本、最根本的身份。在这个分身份之上,我们是为人父、为人母,我们在社会可能有我们的专业,我们可能是家庭主妇,我们可能是学生。但是那个最根本的我们是神的子民。好,如果是这样,到底我们在乎什么?经文告诉我们;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哗,这点很难啊!今天我们非常在乎吃喝欸,谈生意没有吃喝能够成吗?如果今天结婚不摆宴席你觉得怪怪的,当然现在开始流行不摆宴席了。但是你好像很想要吃,你把那个最要好的朋友找来,当你今天跟人有嫌隙的时候,你需要第三方的人;一个中介者来帮助你调和的时候,你还是想要透过一餐正式的吃个饭来修复关系。

我们发现吃很重要,但是亲爱弟兄姊妹,这里讲的吃不只是一个行动本身,这些词背后有表达就是一个文化层面的部分,只是我们的生活当中最每天的事情,是我们的daily,我们的日常,它不是什么教义的基础。马丁路德讲过这个在日常生活中间,那个非关键的事情,当然不能说他们是芝麻绿豆,它是我们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东西,没有它不行,我们生活需要这些,但是不要无限上纲,在你的这些日常中间,非关信仰教义基础的东西无限上纲,成为你的在意,莫名其妙的在意,或者你振振有词的在意,但是不好意思,你很可能偏了的在意,所以到底是什么才是我们神国的在意呢?每个神的儿女要在意什么呢?在这个处境当中,保罗说了“神国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这句话可以把“圣灵中”三个字摆在前面,圣灵中不只是形容后面的喜乐,神的国是在乎圣灵中的公义、和平和喜乐。意思就是说这三者若非圣灵人,不可能有这三者,人不可能实践这三者。

我们要在圣灵当中去看到公义,什么事公义?罗马书前面1到11章讲了非常多的公义,因信称义的“义”是来自上帝,公义是从救恩的角度可以有它第一个部分的解释。但是一个被神因信称义的人,我们会活在跟祂对的关系的里面,这个“义”表达一个对的关系,就像旧约的约伯被认为是一个义人,这个义是跟上帝一个对的关系。所以这里讲的“神的国只在乎公义”是一个对的关系,这个对的关系是要让神祂自己;成为我们衡量一切关系的标准,只有在这样的前提底下,你发现你就会经历到第二个peace,和平或者是平安,或者是和谐。只有当关系是对的,你跟上帝的关系是对的,如果你一天到晚想自己做上帝,你肯定没有后面两个。但是如果你跟上帝的关系是对的,你就发现因为你跟上帝的关系是对的,你开始跟自己的关系也是正确的,是好的。你开始跟你旁边的人的关系是好的。在圣灵的同在帮助、怜悯之下,你开始透过正确的“义”,关系的对展现出平安、和谐,也因此喜乐。

这是神国在意的事情,求主帮助我们,我不晓得在你的经验当中……我再说我们的情境不一样,初代教会那边他们有族裔、族群的关系,犹太基督徒、外邦基督徒。对我今天来讲,当然了,台湾这么多年来,我们到如今还是常常会吵起来。本省人、外省人呀!我们为了党派闹得鸡犬不宁。我并没有说这件事情不重要,但是还是一样很根本性的大哉问,我们真正到底在意什么?你觉得呢?神在意什么?神的国在意的是神在基督里面所成就的救恩,这个成就的救恩要藉由每一个神的儿女,你跟我,我们在我们个人的生活中,也在教会整体群体信仰群体当中,去兑现出这个救恩的美好。

“福音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这句话保罗在一开始第1章就讲了。对当时罗马帝国里边各色人种,这仍然是他的信息。对今天台湾的我们,不管放眼我们眼前的,放眼我们的周遭,放眼世界,福音是上帝的大能,这个大能所在意的才不是什么吃喝!这个大能所在意的不是那个什么哪一天特别。这大能所在意的不是外在谁的文化比较优秀,谁的教育可能可以带出来的果效比较标青,不是这个。这个大能所在意的是公义、和平、喜乐。愿主赐福祂的教会。在我们里面建立起回应神的公义、和平跟喜乐的生命。

我们一起祷告: 天父我们仰望祢,主啊,愿祢怜悯祢的教会,祢保守每一个人。让我们在祢的救恩里边成长,主啊,祢必兴旺!主让我们的老我,让我们的自私更多的衰微,更多的失去,好叫我们越来越知道我们应该在乎什么,靠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